凑过去看,字不错。
信的内容呢,很多都是邀请亲朋好友来平川城的。
方后来看着老先生忙得一头汗,眼红了,大大后悔起来,若是之前跟着胡先生好好练字,这几日闲来无事,支个笔墨摊子,又能赚点外快了,说不定,将欠祁家的那几两银子给还了,还能剩不少。
到了下午,方后来又回去在祁家商铺里晃悠,一边给各位小掌柜、库管搭把手,一边与他们闲聊。
从平川城聊到大邑国,天南海北一顿吹。
不少人知道方后来颇受东家重视,又不是端着架子的人,倒也是很愿意与他说话。
“你问祁东家?今日晌午,四门府衙唤他过堂去了。”
方后来忽然一紧张:“四门府衙?是为了什么事?”
“还不是因为鸿都门学宫。”小掌柜倒是很开心,“学宫要筹办落成典礼,而鸿都门才开衙立府,人手哪里够用。
于是,城主府下了懿旨,着四门府衙、吏部户部与城主府协同办差,代为采买各种吃穿用度。
而这四门府衙便找到了咱们这些大商铺,要大家分摊了这采买的份额。”
方后来忙问:“咱们祁东家不是已经在盘账,就要回大邑了吗?这生意还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小掌柜看着方后来,呵呵乐了:“袁公子,咱们是商人哎。哪有生意不做的道理?”
“如今工部与太医院正抽调人手,一则,过去帮忙准备新生入学事宜,二则,是要准备着平川城药学、锻造二科的课程。按着四门府衙的推算,光这两科的预备开科的花费,就不在小数。”
他继续给方后来算着:“我们粗粗算过。不说多,就仅仅再开个七八科,那这典礼与新生入学的生意规模,已然不小。”
“想不到啊,这快年末了,竟然又来了如此大单的生意。全城的生意都要火起来咯。
呵呵,哪个小商家谁能从中,若分得一杯羹,几乎能抵得上全年的盈利。
就算是像咱们这种大商巨贾,若也去占据一席生意,赚的也会让人眼红。
这单生意.....断不能弃了!”
另一个小掌柜接着道:“刚刚,户部也给各家皇商都主动下了文书。”
方后来又紧张了:“可是户部强令必须做这单生意?”
“如今,我们祁家可是城中新贵,哪会有这事。”那小掌柜纳闷起来,看着方后来道:“东家让我看了文书,字里行间没有逼迫的意思。”
“但这户部给各家的分利可真不少。祁东家说,若这生意不做,在户部老爷的眼里,其他皇商的分量,可就隐隐压过祁家一头了。”
“既如此,那东家,还有你们,下个月都不能回大邑了?”方后来随意问着,心里却有些焦躁。
“那倒不至于。”小掌柜道,“祁东家说了,必须得回去。”
锦衣夜行九万里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