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卖艺父女(1 / 2)

虽说万历帝大多数时间,都在躲猫猫“怠政”,群臣们也拉帮结派狠掐,朝堂上荒唐事一箩筐。

但张居正改革留下雄厚的政治家业支撑这明王朝继续前行,国民经济依然高速发展,催生出了繁华的商品经济,这就是所谓的“万历中兴”。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得富商和官员们对于辽东的兽皮和人参需求大增,来自辽东的皮子在山海关以南都算是热门商品。

李思齐仅仅用一个下午就把带来的几百张兽皮都卖了出去,累计获得了一万多两银子。

家丁们将装银子的箱子关上,上好铜锁之后抬上了马车,咔哒咔哒的赶着马车回到了驿馆。

回到自家院子,李思齐就打开了箱子,从里面拿出银子一个个分给了那些跟来的家丁和李思贤,就当做是年终奖金了。

“兄弟们,这次来一趟京师不容易,我给你们每人二十两的补贴,你们自己去买点喜欢的东西吧。记得给你们家里带点东西回去,别拿了钱就乱花掉了,到时候你们被老婆抓成大花脸。”

之前就有两口子打架打到自己跟前来评理的,为了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李思齐给钱的时候还不忘记嘱咐这些人买点礼物改善家庭关系,减少自己的负担。

刚拿到钱,这些家丁和李思贤就跑的没影了。

“这些家伙真不讲义气,这就把我丢下了。”

李思齐自嘲了一番之后,也从箱子里拿了二十两银子走出了驿馆。

京城物产丰盛,好不容易来一趟,总得买点东西回去,李思齐在街上走走停停,不时到铺子买上些糕点、烤鸭、水果来尝一尝。

虽然李思齐家里很有钱,但李如柳是苦出身,平时生活简朴;李思齐自己也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花销,毕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在步入工业化,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之前,最为新政权的领导人,维持简朴的生活对于这个政体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只有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适当奢侈才能促进生产,加快经济发展。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节约下来的打量金钱可以投入军事、教育、基建等更有意义的方面;像天启那样修宫殿就花六百万两,花掉了全国一年收入的一半。

北边打的轰轰烈烈,九边守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欠饷,结果魏公公在江南对中产商人灭绝式征收的钱收被拿来建房子,李思齐已经无力吐槽这种骚操作了。

这世界上有两种事是政权大忌,断了学生前途和停了军队军饷。

送命代表分别是我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

现在靠着李思齐吃饭的人日渐增多,李思齐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但越是这样,李思齐就越要起到带头作用,带头维持简朴的生活。

一路走,一路逛,前头刚好有人在卖艺,李思齐也凑着热闹赶上去瞧一眼。

“各位父老兄弟,街坊乡亲,小弟今日来到贵宝地献丑了。”

一个穿着破旧的汉子正在叫卖,这人年约在三十岁,满脸的横肉,还有一道刀疤,身形高大,将身上破烂的衣服撑得鼓鼓的。

旁边一个敲锣的女孩做逗哏,在旁边发问“诶诶诶,那表演什么啊?胸口碎大石嘛。”

“不是,是人肉沙包,一文钱任打一拳。”

“有什么好处吗?”

“要是叫疼说,就赔三文。”

两人一来二去的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来看。

“要是打死了呢。”

一个身穿锦衣,头戴圆帽的胖子在仆人的拥戴下挤了进来。

看到有客人来了,刀疤壮汉挤出笑脸迎了上去。

“要是打死了,小人就把这条命赔给您了。”

“好,一言为定。”

说着,胖员外丢了一把铜钱到装钱的铜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