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收拢难民(1 / 2)

收拢难民的告示一发出,在边墙外的女真部落和关内的难民之中中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浪潮。

小冰河可不只是专挑内地祸害,东北地区的人们被小冰河祸害的更惨,本来就产量不高的耕地现在产出还不够半年食用。

听说开原在招收人手开荒,尤其是那些力气大、射术好的战士更是有优惠政策,这些生计艰难的人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南下投奔。

在茂密山林的小路上,一个个拖家带口,挑着自己简单的行李的移民形成了一条绵延数里的长龙。各人神情间都有些忐忑不安,投奔了大明的军官,不知道未来命运会怎么样。

李思齐的名声他们是听过的,初战便以少胜多,击溃了双倍于己的蒙古军队。

不过大明的官员向来就看不起自己等化外之人,他会善待大伙吗?听说此行是到开原去屯田,未来前景又会如何?

众人各样心思,一路赶路。

很快,第一批归降人员就到了边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家丁们纷纷迎了上来,指引这些归降人员进入边墙。

等赶到了千户所驻地,各人己是饥肠辘辘,边墙内来投奔的汉族难民们也被家丁们带过来了。

看到难民们都到了,李思齐高声吩咐千户所的军户“弟兄们,你们去把我带来的粮食拿出来,煮一些粥出来,给新来的兄弟们充充饥!”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咱们和新弟兄们一起吃。”

听到能蹭一餐免费的饭,军户们高声应了一声,转身回去煮粥了。

听到李思齐的话,归降人和难民们一阵骚动,看来新东家的心肠不错,各人心中涌起希望,看来此行也不会那么差,各人按户各找地方温顺坐下,只是轻声议论。

李思齐打量那些归降人和难民,这些人连家小在内,共有一千多人的样子,男女各占一半,放眼望去,无不是衣衫褴褛,人虚体弱。

归降人的男人还好一些,能上山打些野兽补补身子,一个个还算壮实;那些边墙内农民就惨了,一个个面黄肌瘦,仿佛风吹一阵就会倒下

一些缩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头蓬乱,身上衣裳破如麻袋,只是用畏惧的目光打量着人高马大的李思齐和家丁们,又好奇地看向对面的难民。

天气越寒冷,这些人身上的皮袄毡帽到处是破洞,寒风吹来,很多人都是抖起来。

看着眼前这些人,李思齐叹了口气,这些分明是一群乞丐啊。而且自己想往精锐军队里面增加汉族比例的计划恐怕暂时很难实行了。

看来以后得花一些时间为他们调养身体。

等待中,军户们终于吃力地端了几口大锅出来,锅内腾腾的冒着热气,远远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飘了过来。

“肉,有肉味。”

一个难民闻到了粥里面的肉味,激动的叫了起来。

难民们一阵骚动,个个都是使劲地伸脖子往那边看,特别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劲咽着口水。

家丁和军户们亲热地招呼起来“喝粥啦,大伙都将碗筷拿过来喝粥啦。”

难民纷纷从自己行李中找出碗筷,在家丁们的指挥下,按着家口,一个个拿着碗上来排队领粥,排在后面的非常焦急,不断的探头探脑。

分到粥以后,难民们各找地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碗中的粥香甜浓稠,都是纯正的米粥,甚至还加了几块牛羊肉。

过久了糠菜度日的日子,忽然能喝着这么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泪来。

李思齐和家丁们也是一起喝粥,李思齐喝了三碗粥后,才勉强喝饱。再看那些难民,他们各人喝了一些粥后,精神气都好多了。

等难民们喝完粥之后,李思齐让家丁们招呼难民们过来,家丁一齐大喊道“千户大人训话了,大伙儿都快些安静。”

李思齐走到那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