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1 / 2)

为了赶时间,也为了不与西戎军碰上,钟家军干脆直接铤而走险,没有走那好走的大路,而是翻起了陡峭的悬崖,架起人梯淌过了大河。

也是因这个季节雨水不丰,河水并不湍急,他们才敢有胆一试,若是是雨水丰沛的时节,他们就算绕远路也是万万不敢挑战大河权威的。

如此一来,钟家军虽然狼狈了些,但到底还是赶在了西戎军的前头进入了大渝的境内。

此时天光破晓,带着一丝暖意的阳光从阴云后撒下来,唤醒了湛州的百姓,也代表着到了湛州守军交接的时刻。

突然,一个眼尖的哨兵停下了动作,其余人见状,皆默契地与他一个方向看去,果然远处密密麻麻得人头攒动,依稀还能看见期间高高扬起的西戎旗帜。

“西戎大军攻城——”

哨兵连忙敲响了战鼓,另一人也顾不上交接,快速但有条不紊地点燃了烟火。

有些呛人的灰白色烟雾从哨台上腾空而起,飘在空中久久不散,受过专业训练的将士们见状,马上做出了应战的准备,不用人说便有序地整状集合,等待着将军的号令。

湛州的守军将领叫做林荣,已三十有二,是个参加过多次战役而慢慢升上来,有实绩的将军,但因背景不显,自个儿又不善专营,于是便被分到了这在大渝来说相对苦寒的湛州值守。

他本人不是个爱拔尖的性子,当上湛州军守备将军后衣食无忧,他便安安心心地常驻了下来,甚至还在这里娶妻生子,就想一辈子这么平平稳稳地过去了。

却不想,西戎军竟对大渝出了手。

还声东击西地拿他湛州第一个开刀!

林荣眉头紧皱,连脸都没顾得上洗,便穿好军甲急匆匆地往前线走去,一边还吩咐着下人赶紧疏通百姓。

每次出现战争,受苦的从来都是百姓。

林荣心中叹了一口气,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又派人将他府上的护卫派出去,走街串巷地盯紧百姓,不让他们出门。

于是等他上了城墙时,湛州已经做好了备战的准备。

其实一般来说是不用这样的,只要关好城门,让弓箭手上城墙守备,自己再坐镇后方便可。

因为按照程序,那边西戎大军还在赶路,他们定也是要找个不远不近的地方安营扎寨,再派人来谈判,谈不拢再动用武器。

但林荣这人办事周全,俗称想太多,他总觉得既然都做出防守了,那便做个全套,总归万无一失。

虽然在他活了三十二年的人生中,他的做事方法总是被人嘲笑多此一举,甚至还在皇上面前挂了个“思虑过重”的名号,但这一次,正好就救了他,不,是救了整个湛州百姓一命。

谁都没有料到,西戎大军竟然连营都不扎,直接就跑到了城门口,抱着好几根粗壮的柱子用力地砸城门,甚至连谈判这一步都直接省去了,对着大渝军队的叫喊充耳不闻。

这是一点谈判的机会都不给,非常坚定地要强取湛州啊。

林荣不过思考了片刻,便放手让弓箭手射杀下面撞城门的人,同时副将也安排了人手在城门后面奋力抵抗,让他们没那么轻易地攻破城门。

不过西戎军对此也早有防备,对着大渝射来的箭雨,不慌不忙地换了一批盾兵上前列正,那些盾互相严丝合缝地朝上谢谢地立着,将西戎军很好的保护在里面,同时他们一点一点的推进,没一会儿就又到了城门口。

有了盾兵的掩护,那些撞城门的人便更加放心大胆的撞了。

两军对垒才开始没一会儿,大渝便浪费了近千支箭簇。

林荣也是参与十多年前与西戎战役中的一员,虽然当时是小兵,但也正因为是小兵,所以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西戎的武器硬件方面的区别。

比如现在,他敏锐的发型,西戎军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