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道号(1 / 2)

步天为凰 步天为凰 2711 字 2019-12-14

天歌心想,小时候家里,吃席的时候,好多老人,都是吃素的,吃素的那些都说是居士,这居士,到底是属于道教还是佛教呢?

天歌说“太子殿下,居士到底是信仰佛教还是道教的呢?”

俊彦太子道““居士”的含义颇为宽泛,既可以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也可以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或是文人雅士的自称。而“道士”则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佛教传入后,被用翻译入佛经,形容在家修佛的人。居士有三种含义。”

天歌说“哪三种?我小时候,见过居士都不吃肉,只吃素……”

俊彦太子道“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佛教中之居士是梵语gr!haati,巴利语gahaati的中文意译,佛教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在家修佛者就称为居士。”

天歌说“道教中的居士又是什么意思呢?”

俊彦太子道“在道教中,居士又可用来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礼记·玉藻》“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等等。的教徒的通称。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方丈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佛教的方丈最初也是起源于道教这一称谓。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龙门派祖庭龙门洞一代中兴监院阎崇德道长,知客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天歌说“好像还有高功呢?”

俊彦太子道“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踏罡步斗,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

天歌笑道“那道长呢?”

俊彦太子道“道长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而不是职称。道士是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太霄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之称始于汉,当时意同方士。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因信仰道教而皈依之,履行入教的礼仪,自觉自愿地接受道教的教义和戒律。道土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道士也称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黄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称,女道士也可称坤道;男道士也称乾道,相对女道士称坤道;黄冠专指男性道士时,女道士称女冠。道士的敬称道爷是男女通用的,而没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们。尊称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称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颁赐。道士们自己按修行也有尊号。”

天歌说“道号是道士的称呼吗?”

俊彦太子道“指道士的尊号。据个人兴趣有自己取。一般的道号都是“某某子”